东坡寓惠首居地——合江楼
【发布日期:2017-05-04】
合江楼在惠州府的东北部,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,是苏东坡寓惠第一站。现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,与广州镇海楼、肇庆阅江楼等齐名。苏东坡抵惠后,前后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一个多月,写下了《寓居合江楼》等脍炙人口的诗篇。合江楼历来是惠州府城的东城门,也称小东门、合江门。
【 寓居合江楼】
海山葱茏气佳哉,二江合处朱楼开。
蓬莱方丈应不远,肯为苏子浮江来。
江风初凉睡正美,楼上啼鸦呼我起。
我今身世两相违,西流白日东流水。
楼中老人日清新,天上岂有痴仙人?
三山咫尺不归去,一杯付与罗浮春。
合江楼,乃宋代三司行衙的高级官员招待所。按宋代的法律,苏东坡这个被“安置”到惠州的贬官,是没有资格住进合江楼的,而苏东坡一到惠州,便得到了太守詹范的特殊照顾,破例地把他一家安排到这里住,可见詹太守对东坡的敬重。
有感于这里的美丽风景和自己的苦难身世,苏轼写下了这首诗。
合江楼在清康熙年间重修,至于毁于何时,有报道称,“民国初年拆城”时被毁,陈甫、梁大和、苗庆庚、林晓燕等人在《惠城文史》第二十辑上撰文写道:“‘民国初年拆城’当指1925年10月,东征军攻进惠州城后的拆城,但当时多数城楼未拆,因此,‘1935年12月,成立惠阳电报局,地址在府城小东门城楼,’(见1999年《惠州文史》第9辑、林宽《惠州邮电通信业发展简史》)即合江楼上。”
合江楼在民国初年拆城时已毁,旧址只能看到一片片沿江而建的简陋民房和宁静的街道,让人难以想象当年苏东坡笔下“歌呼杂闾巷,鼓角鸣枕席”的盛况。
为弘扬东坡文化,惠州市委、市政府重建东坡寓惠首居地“合江楼”,重现历史上“二江合处朱楼开”的美景。
重建后的合江楼一楼进行惠州土特产和工艺品展示销售,市民可免费进入。那些记录了历史和时代进步的展品吸引着广大游客的眼球。
二楼和六楼摆设刻有苏东坡诗词以及名家书写的“合江楼赋”的雕花屏风。二楼以上均为书画展厅。墨韵飘香、古香古色,展厅的墙壁上挂满了诗词、游记、楹联、门联、国画等墨宝,内容多与苏东坡有关,下笔或苍劲、或飘逸、或灵动,风格迥异,却无不清奇脱俗。
香港中华艺术馆进驻四楼,为香港中华艺术馆惠州展厅。
七楼主要展示反映苏东坡寓惠期间的诗文书法作品,八楼则展示楹联文化。
三、五楼布展仍在进行当中,将用于工艺品、旅游产品、茶文化的展示和销售。
夜幕下的合江楼,在灯光的辉映下更加美轮美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