浑然天成的惠州西湖,教人如何不爱她?

【发布日期:2017-06-04】 分享到: 腾讯微博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


惠州西湖的形成,

相传与七仙女中的五姐有关。

一日,五姐镜前梳妆,

见韶容已老,情无所托,

伤感万分,泪洒如雨,

失手将梳妆镜跌落凡间。

这梳妆镜恰好掉在惠州,

一摔五瓣,成为了五湖,

如雨的泪水瞬间注满五湖。

可以说是“五湖秀水五面镜,

面面妆镜藏青山”啊!

    在宋朝,惠州西湖就有“五湖六桥八景”之说。五湖分别是平湖、丰湖、南湖、鳄湖、菱湖。古六桥分别是西新桥、拱北桥、圆通桥、明圣桥、烟霞桥、迎仙桥。八景是前人对当地人文地理的一种归纳和彰扬:“丰湖晚唱、半径樵归、山寺岚烟、水帘飞瀑、荔浦风清、桃园日暖、鹤峰返照、雁塔斜晖”称为古八景。其中有自然景观,也有人文景观。

    今天,惠州西湖已有“六湖九桥十八景”之说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政府把红花湖与这五湖贯通,形成一体,增称为六湖

    而新中国建国前后,又建设了众多景观桥,其中九曲桥、枇杷桥、花洲桥以其新姿特色点缀西湖,和古景六桥一起被并称为当代西湖九桥

    随着时境变迁,西湖建设不断完善,后来又有了“十二景”、“十六景”、“二十四景”之说,现有景点28处,其中名景有18处,故称十八景

    我们之前已给大家推送过关于“九桥”的介绍,

    那么本期给大家说说惠州西湖的“六湖”!

平湖

    平湖位于西湖景区北部,总面积0.795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0.57平方公里。湖区群山环碧,湖光山色与渚台亭榭交相辉映。东连市区府城,西至菱湖、鳄湖,南至苏堤与丰湖连接,北与东江相通。四周湖岸有孤山苏迹、泗洲塔、元妙观、朝云墓、准提阁、明月湾、丰渚园等景点。湖中有点翠洲、芳华洲、百花洲、红棉岛、鹤屿、鸟岛等洲岛;还有拱北桥、西新桥、迎仙桥、九曲桥、花洲桥、烟霞桥等景桥与堤岛相连。平湖门逶迤延伸至西山。清吴骞游览后留下《苏堤玩月》一诗:“茫茫水月漾湖天,人在苏堤千顷边。多少管窥夸见月,可知月在此间圆。”

丰湖

    丰湖原是西湖古称。苏东坡寓居惠州,发出“梦想平生消未尽,满林烟月到西湖”的赞叹,丰湖遂改名为西湖。现丰湖是指平湖以南,南湖以北的一片水面及其周边区域,总面积1.12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0.335平方公里。湖中有宋太守陈偁所修筑陈公堤和明圣桥,连通市区府城与丰湖书院,东西两岸有丰湖书院、荔浦风清等景点;湖中有披云岛、浮碧洲、湖心岛和琵琶洲等洲岛。在圆通桥上凭眺,湖上洲渚参错,眼前堤桥如带,近旁亭榭掩映,远处象岭横陈,这种富于层次的景色,曾被晚清画家高奇峰誉为“惠湖第一”。

南湖

    南湖位于丰湖东南部,总面积0.34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0.208平方公里。湖区东枕长寿路、西衔飞鹅岭、南连市一中、北接丰湖圆通桥。北宋余靖有“重冈复岭,隐映岩谷,长溪带蟠,湖光相照”记述,即写于此处。今日南湖,湖湾深幽曲折,山丘起伏。西岸有飞鹅岭;湖中有南苑岛、学子洲等景点。 

菱湖

    菱湖位于平湖西北部、犹龙山东麓,因古时盛产菱角而得名。总面积0.694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0.206平方公里,湖岸有横槎小隐景点,湖中有绿茵岛、含书岛等景点。古时,西湖的最大水源横槎溪,由半径、犹龙潭经犹龙山西北注入菱湖,泛舟溯源,湖湾曲折。明代叶维阳有诗赞曰“横槎一望白云间,曲曲清流曲曲山,纵目长塘悬怪石,快心半径泻澄湾。鹤田拂翠苗初熟,渔艇高歌钓自闲,千顷浮光从此发,扁舟引胜不知还。”

鳄湖

    鳄湖位于平湖西南部,因古代多鳄鱼而得名。西南接红花湖景区,总面积1.275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0.187平方公里。丰山、紫薇山等名山与鳄湖交错,有归云洞、永福寺、古榕寺等名迹。湖以其幽深远邃、林木苍郁为特色,故古代多有鳄患。宋时,从潮州迁任惠州太守的陈尧佐,曾用一纸祭杀鳄鱼;苏东坡则在此筑放生池,今人则在鳄鱼岛立鳄鱼群雕以作纪念。 

红花湖

    惠州西湖红花湖景区位于西湖景区西南部,原为惠州西湖三大水源之一“水帘水”的源地,1991年筑坝成湖,以湖区最高峰红花嶂命名红花湖。总面积16.686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1.62平方公里;因其自然生态环境优异,被誉为惠州城市之肺,环湖18公里绿道被誉为“绿廊花漾”。这里山环水绕、重峦叠嶂,水帘飞瀑、峭壁流泉,挂榜题名、儒风浩荡,卧龙香雪、林幽花艳,犹如一幅动静相生的风光画卷。

趁着大好时光

走遍惠州西湖

部分图片源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