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惠州 • 秀邃西湖,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
【发布日期:2018-05-21】
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处惠州市惠城中心区,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为特征、以历史文化为底蕴、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
惠州历史悠久,历来是名宦、文人墨客荟萃之地。他们或诗或文,或创办书院,或修堤筑路,兴修水利,对惠州文化、经济的发展贡献殊多。人文惠州,秀邃西湖,一起来听听古代的文人是怎么说的吧!
苏东坡说: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做岭南人。”
东坡在惠州谪居了两年零七个月,寄情于惠州的山山水水,曾写下过五百多篇诗词作品,其中,就有著名的《食荔枝》,据说当时东坡被贬谪惠州时,一边不忘写诗,一边对吃荔枝更是甚为欢喜,这里还有一件轶事非常有趣,惠州的太守东堂祭有一株经历百年岁月的荔枝树,惠州人称之为“将军树”,这一年将军树硕果累累,荔枝大丰收。苏东坡被知州请来赏啖,大家高兴之致,当树上太高的果子够不着时,还“纵猿取之”,可见东坡对荔枝的喜爱程度之深。
江逢辰说:“一自坡公谪南海,天下不敢小惠州。”
江逢辰是晚清惠州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之一,他聪颖好学,其诗词、书画样样精通,著作颇丰,每到一处,几有诗词题识,还善画山水、花卉,江逢辰十分敬仰苏东坡,东坡被贬惠州时曾居住过合江楼,江逢辰说:合江楼距离他家约一千五百步,“常来登眺,思坡仙海山葱昽之咏,佳人斜倚之词,恍见坡仙于飘渺间。”极高的评价了东坡对惠州和岭南的巨大影响。
宋湘称:“人文古邹鲁,山水小蓬瀛。”
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、书法家、教育家,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,被称为“岭南第一才子”。嘉庆六年,宋湘应惠州知府伊秉绶邀请,任教惠州丰湖书院,在此他写下不少诗篇,编入《丰湖漫草》和《丰湖续草》,并留下不少墨迹。宋湘对惠州的评价相当高,称赞惠州的人文如孔孟的故里,山水仿佛人间仙境。
杨万里称:“三处西湖一色秋,钱塘颖水与罗浮。”
杨万里,南宋诗人。淳煕六年(1179)至十一年任职广东,发现惠、潮等州外皆无军营,将士皆居城中,遂奏请同意,在所有诸路乡间外墙盖造营房,不准士兵迁驻城内。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《白鹤峰》《游东坡故居》《解舟惠州新桥》《游丰湖》等,其中《游丰湖》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:“三处西湖一色秋,钱塘颍水与罗浮,东坡原是西湖长,不到罗浮便得休。”其人其诗在惠州影响很大,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。
吴骞称:“西湖西子比相当,浓抹杭州惠淡妆。”
西湖景区自然布局甚佳,其特色是山川秀邃,曲折幽胜,浮洲四起,青山似黛。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,景城妙在天成,与杭州西湖相比,清朝雍正初年惠州知府吴骞有《诗西湖》诗云:“西湖西子比相当,浓抹杭州惠淡妆,惠是苎萝村里质,杭教歌舞媚君王。”故有杭州西湖为“吴宫西子”,惠州西湖享有“苎萝西子”之美誉。
戴熙曰:“西湖各有妙,此(惠湖)以曲折胜。”
戴熙,字醇士,杭州人,以书画著名。道光十六年至二十五年(1836-1845)两次来广东督学,于惠郡试竣游惠州西湖,有诗曰:“西湖各有妙,此(惠湖)以曲折胜。远从丰山来,象岭外绵亘。”突显了惠州西湖曲折幽深、清秀淡雅的岭南特色。而他的墨迹现仍存惠州图书馆。
你我多一份自觉 城市多一份整洁
部分图文摘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