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 | 雨生百谷,时至暮春

【发布日期:2021-05-02】 分享到: 腾讯微博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


谷雨由来

    “谷雨”是“雨生百谷”的意思,明代农书《二如亭群芳谱》中说到:“谷雨,谷得雨而生也。”谷雨与雨水、小雪、大雪等节气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。这个时候寒潮天气基本结束,雨量开始增多,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。

    谷雨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,从天文角度来看,每年的4月19日或20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°时为谷雨,再前进15°就是立夏了。作为春天最后的一个时令,很适合播种移苗,农民会把大棚里的作物栽种到露天的田地里。

   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:"第一候萍始生;第二候鸣鸠拂其羽;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。"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,浮萍开始生长,布谷鸟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,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。

谷雨习俗知多少

    祭祀仓颉:陕西白水县谷雨祭祀文祖仓颉习俗,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。相传四千年前,仓颉通过观察世间万物的形态,创造出了汉字的雏形,天神被感动,向人间抛撒谷粒,漫天的谷粒如同下雨一般,于是这天就被叫做“谷雨”。尽管这是传说,但无疑是对中国文字和谷雨节气的起源最浪漫的诠释。

    喝谷雨茶:俗话说,清明见芽,谷雨见茶。谷雨时节是采制春茶的重要时段。谷雨茶的特别之处就在于,它是谷雨当天采摘并制成的春茶,与清明茶一样,是一年当中的佳品。据传,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、明目、辟邪,所以在南方有谷雨采新茶喝的习俗。

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(其一)

——北宋 · 黄庭坚

落絮游丝三月候,风吹雨洗一城花。

未知东郭清明酒,何似西窗谷雨茶。

    谷雨吃“春”:北方有谷雨吃香椿的习俗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,营养价值高,有“雨前香椿嫩如丝”的说法。炸香椿、拌香椿等菜深受大家喜爱。

    赏牡丹花: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时节,所以牡丹花又被称为谷雨花。这时候赏牡丹成为了人们闲暇时节重要的娱乐活动。牡丹花是在暮春时节其他花都开放后才绽开的,它永远遵循自己的花期规律,不苟且、不媚俗、不妥协。赏花的同时,也欣赏着牡丹不开则已,一开则惊人的高贵品质。

    走谷雨:古时有"走谷雨"的风俗,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,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。寓意与自然相融合,强身健体。

    谷雨祭海:谷雨时节海水回暖,百鱼行至浅海地带,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。俗话说:"骑着谷雨上网场。"为了能够出海平安、满载而归,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,祈求海神保佑。因此,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"壮行节"。旧时海边,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,祭祀时刻一到,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,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,敲锣打鼓,燃放鞭炮,面海祭祀,场面十分隆重。

    谷雨已到,时至暮春。与春惜别,前路漫漫。因此咱们更应该珍惜春光,不负韶华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努力奋进,厚积薄发,用辛勤与汗水播种希望,收获明天。

编辑整理:李江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