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5A红利释放 西湖惠民继续
【发布日期:2017-08-16】
惠州西湖水波荡漾,葱茏树木在阳光下闪耀着明艳的光泽,鸟儿展翅翱翔,尽情嬉戏在天空与湖水之间……
“天下西湖三十六,唯惠州足并杭州”。千百年来,有“苎萝西子”美誉的惠州西湖让岭南名郡声名远扬。惠州立足自身实际,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,大力发展旅游产业,以推进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创5A为突破口,全面做好文化提升、基础设施、管理服务等软硬件改进提升工作,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全域旅游发展,为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作出新贡献。
文化西湖
书写千年惠州人文精神长卷
惠州西湖幽深曲折,水明如练,山曲若环;春风逸荡,夏景流芳,秋艳洲渚,冬林染翠,四时之景各有其妙。人游于湖上,月圆于水天,可谓一步一景,步移景变,景色万千。对于一座现代化城市来说,有这样一方大自然的仙境拥在怀抱之中,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实在难能可贵。
一池西湖水,勾连千古情。惠州西湖不仅仅为千年古城惠州增添秀美灵动,对惠州人文精神的形成、发展,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与作用。在西子湖畔,杨万里、祝允明、伊秉绶、屈大均、宋湘、文天祥、丘逢甲、叶梦熊等名人遗存风雅奇谈。这些历代精英,或居西湖,题咏西湖山水;或任职为官,保护和营建西湖;或讲学论教,陶冶西湖民风……惠州西湖可以说书写着惠州千百年的人文精神长卷。
近年来,我市以创5A工作为契机,全面展示历代文化精英为西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,着力从古迹恢复、文脉延续等多方面提升西湖文化品位。通过修葺保护旧景点、古名迹,开辟红花湖、高榜山新景点;精心打造东坡园、丰渚园、挂榜阁等精品景点,并重点恢复历史古迹丰湖书院、横槎小隐;重建九曲桥,修缮陈炯明墓园;建设故乡园、三江园、桃梅园等主题园林,并复建荔浦风清、纪邓山庄……进一步丰富惠州西湖文化内涵,彰显文化特色。
在惠州西湖东坡园景点内,一群来自杭州的游客参观游览东坡园、瞻仰凭吊苏轼像,饶有兴致地聆听导游讲解景点背后的文化故事。杭州游客温莹莹告诉记者,苏东坡是她最喜爱的古代文人。“惠州对苏东坡充满感情,东坡园建得大气漂亮,展示了众多珍贵文物,让我们对苏东坡有了更深入了解,对惠州这座活力朝气、包容四海的城市也留下了美好印象。”温莹莹动情地说。
硬件提升
建设9大停车场,升级旅游厕所
惠州从提出西湖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时候,目的就很明确:持续扎实稳步推进景区整治提升,实现“西湖惠民”。
对照5A创建标准,惠州全力推进软硬件提升工程建设,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亿多元,完成了10大类、163项整治项目,先后完成了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、惠州西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整治、生态资源保护、灯光美化工程等项目。
“惠州西湖景区周边环境干净了,水面变清澈了,设施更齐全了,经常可见工作人员在巡逻,心里更安心了。”市民谢茹说,西湖景区蜕变升级显著,她经常在惠州西湖散步,感受着在惠州生活的“小确幸”。
记者了解到,为进一步完善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旅游集散功能,加快景区入口提升工程建设,我市相继完成游客中心、停车场、道路连接线等基础工程建设。如今,已建设丰湖书院、横槎小隐等9个生态停车场共2200多个车位。同时,设立醒目的旅游指示牌,在各主要景点之间开通直达公交车。景区升级改造新建厕所40座,增加5座“第三卫生间”。此外,建设游客休憩亭、医务室、红十字救助站,成立旅游派出所、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所,让市民游客在西湖玩得舒心、玩得放心。
为保障市民游客出游安全,游船码头已翻新,增设了安全防护栏,湖面增设了水下安全网,广播及显示屏不间断播放安全提示。景区管理部门还联合旅游派出所增加水面巡逻船、提高安全巡逻密度,保障景区水面安全。景区还设有监控探头300多个,实现景区重要景点、场所、路段视频监控全覆盖,景区安保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逻。
智慧旅游
扫扫二维码,语音导游带您游西湖
“景区有免费WiFi,拿手机扫一扫景区二维码,就可以听到景区的解说,快试一试。”来自湖南的张旭兴奋地告诉同行的伙伴。
惠州不断完善景区服务配套、提升服务品质,努力打造最优质旅游服务环境。记者在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看到,景区设置的指示牌下面都张贴着二维码,不少游客扫描二维码就可直接进入惠州西湖官方网站、通过语音导游等游玩西湖。“智慧旅游”里有语音导游功能,只需指尖一点,就能收听到该景区的智能讲解,这个功能让不少游客竖起大拇指称赞。
“妈妈,我也要和他们一起画漂亮的西湖景色。”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相宜居常年不定期举办写生活动,吸引不少市民朋友到此写生。惠州坚持西湖惠民理念,在景区门票免费的基础上巧用匠心,举办特色活动,写生活动就是其中之一。2017年上半年还举办了 “春节花灯展”“第二届西湖读书节”“公益助学徒步”等上百场文体活动,不断丰富惠州西湖旅游业态,迎接八方游客。
西湖景区创5A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。为了加快创建速度,惠州从提升服务质量入手,整体提升景区服务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