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和自然遗产日|传统文化进校园

【发布日期:2022-07-15】 分享到: 腾讯微博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


文化和自然遗产日

传统文化进校园

2022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,我景区联合惠城区文广旅体局、惠州市上排小学、惠州市光彩小学,将传统文化搬进校园,让孩子们与民间艺术进行零距离接触。

拓片工艺是此次进校园的传统非遗文化之一,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,两位来自西湖景区从事拓片制作的工作人员,为学生讲解拓片的制作过程,并请学生共同体验拓片带来的魅力,让学生们了解非遗、爱上非遗从而传承非遗。

拓片

拓片,指将碑文石刻、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、图案拓下来的纸片,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,是使用宣纸和墨汁,将碑文、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,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。所需工具:湿宣纸、拓包、墨汁、棕刷、喷壶、拓板、毛巾、木槌等。

课堂上,工作人员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制作拓片的步骤:

第一步:必须要用水清洁石碑表面,以免拓本有污渍,然后等碑面干燥。将湿宣纸平铺在石碑上,把纸张完全贴合石碑不会移位。

第二步:用软毛刷将湿宣纸刷平,赶走空气使纸与碑面密合,切忌出现褶皱。

第三步:用棕刷轻刷使文字凹入,切记用力过猛以免宣纸破裂。使字迹清晰显现即可。

第四步:等待宣纸呈泛白时,左右手各执一拓包和一拓板,沾上墨汁两手对拍,使其墨色均匀。再预备的纸上试打看色泽是否均匀。

第五步:拓纸七八成干时迅速用拓包上下来回渐次密集捶打,不可左右斜打或过分用力,一般上三次墨直至全碑皆上色完毕即可。

第六步:取下拓片的最好时机是拓本八至九成干时,因为此时拓片较不易破损且易于取下,若尚潮湿即急于取下,易破裂。

根据步骤,同学们最终制作出自己的拓片作品,此次拓片体验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拓片的制作过程,还实现了非遗保护与校园的有机衔接,激发了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。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情怀和惠州丰厚的文化底蕴。

编辑整理:郑圆洁

图片来源:惠州市光彩小学